机械制造专业群中的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主要针对当今社会中的智能制造装备操作、智能制造装备装调等工作而设置。
●江苏省“十四五”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智能制造装备的操作使用、安装调试、维修管理等专业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创新实践等职业核心能力,能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编程与操作、安装与调试、维修与技术管理等工作,适应制造业生产一线需要,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基于校企合作机制,以“一条主线、三项重点、一个学院、三个共建”为思路,即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技术技能、创新发展、匠心精神为重点,依托产业学院,校企共建智能制造实践教学基地和企业工程实践平台、共建师资团队、共建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产教融合、教研结合、教创结合,培养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产学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如图 1 所示。本专业核心型合作企业为中船重工鹏力(南京)智能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图1 人才培养模式
实验实训室主要有数字化检测中心、软件机房、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室、钳工实训室、电工实训室、液压实训室、虚拟仿真机房、数控车/铣车间、数维实训室、多轴加工实训室、南京机电铖联齿科3D打印产业学院、PLC实训室、机电设备装调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等。
车工实训车间
钳工实训中心
数控车实训中心
数控铣削中心
多轴加工中心
机械结构传动实训室
机械创意设计实训室
3D打印中心
主要面向装备制造行业、机械加工行业,毕业生初次入职时能够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编程与操作、安装与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在工作1-3年积累一定经验后,能够胜任智能制造装备维修、技术管理等升迁岗位的工作。
★就业单位: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智能装备系统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南京汽轮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股份公司、南京夏普电子有限公司、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苏州奥杰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博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采用“企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的结构模式。专业团队现有专任教师4人、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3人,其中企业带头人1名、院内专业负责人1名、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1名、境外访问学者1名、江苏省技术能手1名,南京市有突出贡献技师1人。
高国明——企业带头人,高级工程师,中船重工鹏力(南京)智能装备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研究电子信息系统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在机电集成设计及机电耦合补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持军委装发预研领域基金项目《机电耦合补偿轻型大阵面结构集成技术》,参与军委领域基金2项、共用技术1项。获中国船舶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SCI及EI学术论文6篇。
陆晨芳——专业负责人,中共党员,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曾获得“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入选人员”、“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南京市十佳职教教师入围奖”、“南京工匠比武入围奖”、“南京市有突出贡献技师”、“中共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南京欧美同学会2019年度优秀归国人员”等荣誉。近几年参与纵向课题2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6项、参与完成横向课题1项,发表论文11篇(EI检索2篇),参编教材2本,参与申报专利2项。
林红艳——教研室主任,中共党员,副教授、工程师、技师,曾参加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荣获二等奖;参加第四届华东区高校教师CAD应用教学竞赛荣获三等奖;参加江苏省教学能力大赛荣获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 “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多次获奖,并多次荣获机械类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参加华东区大学生CAD应用技能竞赛多次荣获一等奖。发表论文11篇,参编教材4本。参与授权专利5项。
封金徽——讲师、工程师,主讲课程《数控加工工艺编程》、《智能制造装备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申报专利5项,发表论文多篇,指导的学生在华东区大学生CAD应用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
谢兵——讲师,数控车技师,主要承担数控车、铣、加工中心、高级实训教学及《数控加工工艺编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授权专利4项,参与横向课题1项,发表论文多篇,参加市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荣誉称号。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近年来取得一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