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东征初抵高淳

发布者:周启国发布时间:2022-09-12浏览次数:755

1937年10月,湘赣等八省红军与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次年,毛泽东主席指示新四军进入苏南敌后,以茅山地区的溧水、溧阳为中心建立抗日根据地。

1938年5月中旬,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新四军第一支队在司令员陈毅的率领下,从皖南岩寺地区出发,东进茅山。6月1日,第一支队分3个纵队,从南陵越过敌人的铁路封锁线。3日,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率领部队抵达宣高边境的狸头桥,当天夜晚,陈毅率领第一支队由狸头桥登船,经过南京高淳,陈毅在经过高淳的固城湖时,见如此美景,诗兴大发,当即写出了一组七言古诗——《东征初抵高淳》:

波光荡漾水纹平,河汊沟渠纵复横。

扁舟容与人如画,抗战军中味太平。

堤柳低垂晚照斜,农家夜饭话桑麻。

兵船初过群疑寇,及见亲人笑语哗。

江东风物未曾谙,梦寐吴天廿载前。

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复水是江南。

芦苇丛中任我行,星星渔火水中明。

步哨呼觉征人起,欣然夜半到高淳。

一支队部队在高淳县城及其附近的东甘村、肇倩、姜家、南塘等地宿营后,司令部设在县城淳溪镇的吴氏祠堂内,陈毅住在双塔姜家。高淳是新四军第一支队东进抗日,进入苏南地域的第一站。安顿下来,陈毅立即在吴家祠堂召开干部大会,向同志们介绍高淳的历史和民情风俗,还风趣地说:“小伙子和姑娘相亲,第一印象很重要,我们和江南人民第一次见面,也要给江南人民一个好印象。

此时,正是夏收夏种季节。第二天,陈毅就带着部队帮助群众收割麦子,车水栽秧。战士们大多是农村来的,有的在家就是劳动的好把式,他们拿起农具干得非常熟练。新四军帮助老百姓劳动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整个县城。消息传到国民党县长杨鼎侯耳朵里,他带着地方士绅,到一支队司令部拜访。陈毅身穿灰色土布军装,左臂上佩戴着“抗敌”的臂章,脚穿草鞋,打绑腿,腰扎皮带,相貌威风凛凛,但态度和蔼可亲。寒暄过后,陈毅抱拳拱手,客气地说:“劳驾县太爷来访,陈某不敢当,不敢当,你是父母官,一县之主,本军到达贵地,理应先登门拜访。

陈毅在高淳的几天,回访了杨鼎侯和地方士绅,向他们宣传新四军的抗日宗旨和统一战线政策、抗日的有利条件与光明前途。同时,他还深入农家了解民情,开展社会调查。陈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原来对抗战愁眉不展的高淳县县长杨鼎侯心悦诚服,从而对新四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6月5日,国民党高淳县政府在东平殿广场召开4000多人与会的抗日救国民众动员大会,陈毅应邀参加发表3个多小时的演说,宣传国内外形势,宣传党的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主张,号召军民各界共同抗日。

6月7日,陈毅告别高淳民众,率部继续向茅山进发。街上响起了鞭炮,前来送行的民众敲着锣,吹着喇叭,抬着米面、糕饼和粽子,送到司令部。陈毅和司令部的同志婉言谢绝,无奈群众盛情难却,他们声言不收下就不是一家人,鉴于此,陈毅才命令部队收下礼物。杨鼎侯握着陈毅的手,激动地说:“从古到今,没听说过有这样好的军队。”“中国抗日有希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