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而本次我与物联网202班靳志文所探访的就是长征队伍中的一支,红二十五军,这支部队我们前往了红军第二十五方面军的长征出发点,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的何家冲,在哪里我们将展开对红二十五军的的调研,踏入这段红色革命一探究竟。
何家冲纪念园,位于铁铺乡何家冲村,西距信阳市40公里,距县城51公里,距灵山国家4A级旅游区12公里。
由于何家冲通车不便,我们到达信阳时,通往何家冲附近最后一班车已经走掉了,我们只好辗转两趟车,最终由当地的一名司机载我们前往了何家冲。
这是我们与司机的合照,司机为人宽厚,他一直将我们送到一家民宿后,在确定民宿可以住人,这才开车离去。
在乘车途中,我们与司机攀谈,知道了何家冲虽然地处山上,但河南政府为了保留这个红色发源地,便决定投资将此处建成一个红色景区,这样既可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又可以有效的保留红军遗址,外加宣传,还可以让来此的游客以及更多的人了解到红二十五军的历史,而且为了寓意红军精神在次生根发芽充满活力,政府在修路时专门将大路中间的白色实线改为了彩色,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之为彩虹路。我们与司机交谈后,不得不佩服河南政府奇思妙想与的远见卓识。
在安置妥当之后,我们徒步走至纪念区入口(当时已为晚间)
双手托起了一只红色的五角星,里边包裹着一面由铁锤和镰刀组成的工农红军的棋子。看到这个一股浓厚的红色精神瞬间包裹了我们,让我们不禁想到了当年红军长征时的激荡岁月,我们现在所走的通畅大道以及我们现在所看的霓虹灯景色,都是先辈们用鲜血以及生命换来的,想到这里的我们不禁便肃然起敬了。(这是我们在白天所补的一张照片)
之后我们前往了,何家冲最具有标识性的建筑之一“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碑”。它由高约二十米的纪念碑身以及面积巨大的圆形碑底组成,上边印着“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几个大字,这座纪念碑屹立在村子的中心,无论在村子的那个地方都可以看到他,是村子的标志性建筑,碑身还印着几行字,概括性的叙述了,红二十五军的丰功伟绩。
之后我们对当地的村民以及游客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了当地文化、何家冲的历史、何家冲红色基地的发展历程。
经过村民的指路,我们循着路标找到了当年红二十五军在出发前的集合点,一个古老的银杏树。古银杏树高30米,胸围4.2米,冠幅15米,根深叶茂,果实累累。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奉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命令,向西北实行战略转移,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将近2984名红军战士集合带到古银杏树下的广场上,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大旗,面对银杏树举起拳头,誓师开始出发长征。红军走后,古银杏树曾被雷电劈为两半。
长征胜利后,古银杏树重新发芽,枝叶繁茂,被称为“绿色纪念塔”。古银杏树在敌人的每次“清剿”中,幸免于难,成了红二十五军出发长征的见证和标志。1996年,古银杏树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家冲何氏祠,也为何家冲地标性建筑,由于疫情原因,何氏祠暂时性的关闭了,我们没能进入进行调研,但是我们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采访也得到了非常详细的资料。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出发长征前,军部设在何氏祠。何氏祠,明初建筑,占地400平方米,共16间屋,分一进屋二进屋和东西厢房,为青砖布瓦房,风格庄严古朴。1996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纪念,徐向前、程子华、郭述申、刘震等为纪念碑亲笔题词。2004年,何氏祠改建为红二十五军纪念馆。馆按原军部设置,一进屋为警卫室,二进屋为参谋处,东西厢房改为政治部和会议室,各设分别存放有红二十五军将士使用过的枪支、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展现了当年情景。
我们到达当地文化广场,看到入党誓词时,我们不禁停下了走动的脚步,看着入党誓词,我们不自主的便小声的读了出来。
最终我们来到了当地的村委会,这里有专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党员们,我们到达时,他们正在整理材料,我们讲述了我们的来意,工作人员很热情,便答应了我们的采访,我们向她询问了何家冲的历史以及红二十五军的历史。
她向我们讲述了,是群众的支持才让红二十五军不断壮大。
在对政府人员采访完之后,经他们带领,我们来到了当年红军将士治疗疾病的地方“医院旧址”
经其介绍我们得知:红二十五军军部医院位于何家冲村张寡妇沟,由4个相连的四合院组成。占地1600平法米,风格与何氏祠相同。1996年,红二十五军军部医院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疫情原因,我们有很多的地方不能够进入,但我们依然收获颇丰。
1、在我们对村民采访时,他们的回答都非常的详细,证明红色基地的成立,对历史的传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红二十五军的历史在当地家喻户晓,深深的刻入了当地村民的记忆中,这对我们传承历史,传承红色精神非常的重要。
2、我们也对游客进行了采访,游客来此参观,大多都是对历史有所了解,再因为景区的宣传,他们便来到此处,了解当年红二十五军的历史。
3、何家冲的红色旅游业在政府的扶持下蒸蒸日上,给何家冲带来了许多的客流量,何家冲的经济因此而增长,这也算是革命前辈给后人留下的福荫吧,看到发展如此之好的何家冲,我们不禁感慨道中国的富强,感慨先辈们的伟大,我们希望今后可以有更多的人传承、继承这份红色精神。
4、我们今日重走了河南长征路的起点,在此写下记录与报告,在我们得到红色精神的熏陶时,我们也希望作为机电学院的一份子,将这份红色精神传回机电学院,并将此精神传承下去。
今日我们探访的是河南的长征出发地,可是红军长征的部队不止有红二十五军,还有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起点也不止何家冲一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希望机电的其他人能够组成属于他们自己家乡的红军探访小队,将除了河南之外的长征起点路也走一遍,扩大我们机电人的足迹,扩大红色精神的传承,而且我们也并没有走多远,我们希望其他人能走的比我们更远,更长。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我们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但通过历史,我们也应该知道那段岁月所拥有的重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团干,我们应该学习先烈们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挤在前边,以身作则,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辱机电人名声。